目录
结构抗震
新型摩擦“塑性铰”构造的抗震性能研究 李晓东;王起台;孟强;马广田;549-560+580
考虑钢筋拉结作用的钢管混凝土节点抗连续倒塌机理分析 王景玄;李秋颖;杨永;561-567
地震作用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恢复性模拟研究 陈竣;罗凡;568-573
墙体开洞影响下房屋砖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黄艺;王睿喆;574-580
钢管混凝土框架-核心筒混合结构连续倒塌非线性动力分析 魏国强;郑龙;王文达;宋子龙;581-587
基于有限元数值分析的木结构抗震性能分析及其在建筑中的应用 文健;胡娉;588-595
景观建筑挡土墙优化设计后抗震性能的实验测试研究 牛艳玲;王洁宁;596-600
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时变结构瞬时模态参数识别 赵丽洁;刘瑾;杜永峰;李万润;601-606
基于多元模糊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震抗损性评估方法研究 杨青;冯海英;607-612
水平地震作用下建筑顶层重力荷载能力研究 袁慧子;许浒;613-618
FVD与FPB在大跨长联减隔震体系梁桥中的联合作用机理研究 刘正楠;陈兴冲;张永亮;丁明波;张熙胤;619-625
大跨度主-副桁架钢结构的地震反应探讨分析 周剑萍;王亮;626-630
抗震约束下大跨度空间钢结构设计中支吊架的合理选取 刘影;刘德贵;631-637
扇形铅黏弹性消能器设计参数对加固框架抗震性能影响分析 黄炜元;张超;王艮平;638-644+663
大直径扩底灌注桩的抗震性能研究 徐晓;高盟;陈高鹏;王滢;645-653
核电厂进水口直立式翼墙结构地基三维地震响应分析 江宾;赵杰;王桂萱;654-663
基于循环Pushover及IDA方法的半刚接钢框架内填暗竖缝RC墙结构的超强分析 王跃;孙国华;黎明;魏鑫;664-671
强震作用下地铁车站结构损伤破坏的高效分析方法 范益;陈力;还毅;郑康;672-678
装配式混凝土金属消能减震连接体系抗震性能分析研究 李哲明;吴从晓;黄青青;吴从永;679-687岩土工程
砂性冻土堤防冻融作用下水分迁移试验研究 史长莹;张宝磊;张晔楠;688-693
黄土斜坡动力响应特征分析 夏坤;董林;李璐;694-701
沉积相和地质年代对第四纪土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梁师俊;陆吉赟;石树中;702-709+723
地裂缝-隧道-围岩动力相互作用模型试验研究 杨龙伟;杨觅;门玉明;王鹏;李坚;710-716
SPAC法在江汉平原地层结构分层中的应用 谢朋;王秋良;李井冈;廖武林;沈雨忆;717-723
强震作用下抗震陷黄土改良地基的微观特征分析 许书雅;王平;钟秀梅;王会娟;于一帆;刘红枚;724-730地震科学研究
2008年5月12日汶川M_W7.9地震的同震粘滑过程研究 许健生;黄辅琼;李丽;隗永刚;舒优良;731-739
应用趋势面分析法去除流磁观测成果中的区域性变化成分 苏树朋;李博;云萌;740-744
利用sPL震相测定福建顺昌地区地震震源深度 段刚;745-749+787
CO2气体在地震孕育与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李晨桦;张慧;苏鹤军;周慧玲;徐钦;750-756
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海量地震数据属性降维优化 李海霞;吴苏怡;757-762
地磁低点时间与经度的相关性分析 马亮;763-769
滇西南地区孟连断裂晚第四纪走滑速率的厘定 刘炳旭;袁道阳;王爱国;何文贵;邵延秀;方良好;高效东;770-780综合
高速铁路地震监测系统中降低信号远程传输失真的技术探讨 莫建国;781-787
物联网技术在地震受困人员应急搜救中的应用研究 吴红亚;郇战;顾卫杰;王云良;788-792+806
基于Matlab层次分析法的震后恢复重建项目质量评价研究 苏海花;793-799
高层抗震结构造价的改进控制模型研究——基于一恢复重建高层的实例分析 刘小刚;王震;章培军;惠小健;800-806
震后桥梁挠度测量方法的设计与实现 林元茂;李建;韩立;807-812
1856年重庆小南海地震地质灾害成因探讨 王赞军;秦娟;李翠平;王宏超;董娣;龚丽文;唐茂云;813-822短文
结合异年倍九律鉴别前震类型 郭增建;郭安宁;白雪见;孙昱;823-826
《地震工程学报》征稿简则 827